M1式240公厘榴彈砲:

1.本砲為野戰重型火砲,彈道較彎曲,射程遠,可兼用作海岸防禦之武器。
2.使用液氣拉力式之平衡機,高低機構設有剎車離合器。
3.砲身係由砲管、砲尾環與砲閂組合。為單發裝填,空氣冷卻,使用分裝式彈藥,空氣冷卻,使用分裝式彈藥。發火機係屬擊錘式,拉動拉火索即行擊發。
4.本砲重五萬餘磅(不含載運車),變換陣地時,必須分成兩部份,砲身置於M2Al式載運車,砲架置於M3A1式載運車上。
5.砲架為單軸開架式,包括搖架、上架、下架、射擊台、大架、高低機、方向機、平衡機與砲輪。
美軍在二戰至韓戰期間, 曾經正式服役於陸軍野戰部隊並參與實戰的重砲型式中, 口徑最大的是M1 240mm榴彈砲, 與其並肩作戰的則是重量最重的M1 8吋加農砲. (註: 不含鐵道砲; 要塞砲及岸防砲等固定陣地的火砲.)
它們通常以二個240mm榴砲營搭配一個8吋加砲營的編組方式裝備於獨立砲兵團, 配屬在砲兵群; 砲兵旅; 或直屬軍級以上總部支援重點作戰. (註: 這種二榴比一加的搭配方式也出現在8吋榴配155mm加; 155mm榴配4.5吋加的二戰及韓戰中重砲兵編組, 以及8吋榴配175mm加的越戰重砲兵編組上. 上列配對的加砲與榴砲都使用同一型牽引砲架或自走砲架, 除了考慮火力範圍戰術應用之外, 同型砲架也有利教育訓練及後勤保養. 事實上配對的兄弟火砲除了砲管粗細長短有別之外, 乍眼看去整體外觀幾乎一樣. 所以如果有人說240mm榴是被鋸短砲管的8吋加; 或8吋榴是被鋸短砲管的155mm加, 請體諒他吧! )
這兩種重砲都是在1930年代開發的, 牽引式在1940年服役; 自走式在1945年服役. 各部規格如下:
  口徑: 240mm | 203mm(8吋)
  長度: 8.4m | 10.15m(註: 作者推算)
  倍徑: 35(推算) | 50
  M1身管重: 11458kg | 14419kg(推算)
  M1牽引砲架重: 17041kg(推算) | 17041kg(推算)
  M1牽引砲總重: 28499kg或29400kg | 31460kg或31500kg(不同資料來源)
  T92自走砲總重: 63.5t或127000lb(不同來源)
  T93自走砲總重: 66.3t
  彈重(HE榴彈): 163.3kg或175kg | 108.86kg或109.1kg(不同來源)
  發射藥(全裝): 36kg(推算) | 49kg(推算)
  初速(HE榴彈): 701m/s | 866m/s
  射程(HE榴彈): 23056m或22900m | 32570m或31800m或32015m(不同來源)
  爆炸威力: 左右100m前後25m | 左右80m前後20m(入射角<45度)
  最大射速: 2分1發 | 2分1發
  持續射速: 4分1發 | 4分1發
  牽引砲射界: 左右各22.5度 | 左右各15度
  牽引砲班: 14人 | 14人
  自走砲班: 8人 | 8人
原始設計就是野戰砲, 所以除了一型牽引式砲架M1及一型由M26E3戰車底盤改裝而來的自走式砲架外, 兩砲並未開發其他型式的砲架. 自走式砲架結合兩種身管後分別編號為T92自走榴砲及T93自走加砲.
由於總重達卅噸的牽引砲太過龐大沉重, 所以設計分拆成身管與砲架兩大部置放於M2A1及M3A1輪型載運車上, 以M4; M5; M34; M35履帶牽引車或M31; M32裝甲救濟車在道路上拖行. 佔領陣地後必須用吊車放列砲架結合身管, 正常整備用砲時間長達八個小時, 緊急時還要用推土機開挖駐鋤溝, 用機具絞盤拉動架尾調整射界. 不過部署在金馬的240mm榴砲其陣地已經要塞化, 放列方式也已經砲台化, 用砲及變換射界時間估計不需要半小時, 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野戰重砲了…
更詳細資料請參考網頁(圖、文)
http://mdc.idv.tw/phpBB2/viewtopic.php?t=2600
http://www.mnd.gov.tw/publication/subject.aspx?TopicID=1023


 


結果都...無法顯示網頁,國防部緊急撤了?


 

根據梅石營區人員解說表示

該門240砲自48年服役使用至今僅射擊48發, 最近一次射擊是在85年~~~ 


pic

pic

pic

pi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