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回憶起軍旅歲月就只是幾張發黃的老照片,仔細端詳同袍們的臉龐,彷彿跌入時間的深淵。照片背面的留字「勿忘影中人」,戰友!我一直都沒忘,如今您在何處?四十歲開始在網路寫下軍旅生活,戰友遍尋不著,讓我有個念頭重回金門,在我們相遇、相知的據點崗哨內,我留下一本尋人查哨簿。碉堡,那是一位還無法退伍的老兵,孤獨的佇立在荒煙蔓草中,也是我們在金門共同的「家」。我一直沒忘,戰友!您一定也忘不了,我們就在老家相逢。



  網路的威力無遠弗屆,將碉堡影像一貼上網,留言如潮。這據點我也待過,我是幾梯的...,雖然年代不同,看著軍友們熱忱的文字,細述著自我離開後碉堡的變遷,類似的軍旅歲月,就如當年戰友的身影歷歷在目。還有更多軍友留言是詢問,我的「家」還在嗎?回去金門還能看見什麼?有太多軍友還在懷念金門的「家」,只是沒有共同話題勾起他們的回憶,沒有影像泛起他們腦海中的漣漪,他們只要一座台階,就能踏進回憶。於是結合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金誠連工作室,我們志願來當台階。


金誠連之意:對金門忠誠

 

  三年來,陸續看著太多軍友的「家」,被打掉、被封哨、被重建,情緒已由激烈反應轉為平常心。該走的還是要走,該退伍的就儘早讓它們退伍,在不重視戰地史蹟的金門,軍友們的聲音是被消音的。金門何時會回心轉意?我不敢期待,金誠連還能撐多久!我也不知道。再次翻出發黃的老照片,將一切回復到三年前的原點,而二十五年前的原點?就只能在睡夢中出現。


  感謝民進黨族群事務部願意贊助「台灣大頭兵與金門故事」的發行,感謝我們軍友口中的「高姐」,一直陪伴我們的軍旅回憶。沒有她,我很難找到這散落台灣每一角落的「難得緣分」。


  去年她到族群部任職後,規劃的「毋忘在金」透過民視異言堂的報導,透過平面媒體的報導,網路上的「金誠連工作室」,成為大家尋找金門當兵歲月的入口,也成為「台灣大頭兵」戀戀金門的情感出口。


  感謝每一位難得緣分的軍友們,「毋忘在金」是我們共同的情感,「台灣大頭兵」是我們共同的身分。


  後記要怎麼寫?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台灣與金門都是我們生命中奉獻的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