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軍民合作─搶救戰地文化 作者/吳年財 2008/3/18金門日報--言論廣場
翻閱維基百科全書對【文化】二字的解釋:文化是指人類活動的模式以及給予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號化結構,不同的人對文化有不同的定義……,在考古學上【文化】則指同一歷史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
金門在文化層面上大至分,閩南文化;僑鄉文化及戰地軍事史跡三大項。前兩項在地區的推展復育已有相當的成果,唯獨可惜的是,戰地軍事史跡文化的保存這個區塊始終無法令人感到滿意,解嚴之後開放觀光,清除許多的反共標語(怕刺激到大陸觀光客),地區因部隊精實案後,清除營舍還地於民,或因人為因素….,金門是空有「戰地軍事史跡文化」之名,實則….【戰地】這個名稱一直是少數人口中阻礙地區發展的罪人。是否是這個樣子,是有待商榷的。
2004年9月11日到2005年1月10日首屆金門碉堡藝術展在西浦頭長寮重畫區、林厝、南山砲陣地、慈堤三角堡、水頭塔山炮陣地等處。18個個展真是熱鬧非凡,在這場活動展期裡面沙崗地景上的一座49反空降堡消失了,長寮碉堡藝術的展覽場,打響了金門的知名度,長寮的碉堡群沒被匪砲摧毀,卻在時空環境的變遷裡,今年的展覽,規模人潮不如以往,形成辦家家酒式的活動,消化了預算,終究敵不過一個藉口「為留給兩岸三地觀光客良好的碉堡印象,建議應予儘速清除」,(長寮原本的一座高地,重劃後的奇特地景,它是碉堡活化應用上被粗糙手法整出來的畸形兒,已經談不上是良好的碉堡群。)要走入歷史。用一個藉口來改變現況的一切,是目前最大的濫觴,馬山的車轍道就是一個好榜樣(屈就遊覽車三改車轍道,使原貌與建造的意義盡失,小金門的車轍道不會有礙到遊覽車,大金門的會,真是怪哉!)
我們的戰地軍事史跡文化還能有多少可以被揮霍掉。2007年底及2008今年初,筆者接獲友人告之,料羅有一營區及環島東路-料溪路15反空降堡與左側兩棲海龍舊營區部份已經被清除,筆者後同來金友人到場一探究竟,讓筆者及友人感到不可思義,這一次舊營舍的清除,清除的不是一般普通的營舍,清除掉的是三個具歷史面相價值的營區。料羅這個營區,在金港路臨入料羅村落右側,是由反共救國軍所建的營舍,雖已經老舊,每一幢建築特色都有標語。這個地帶左側有海軍的營站(已清除)和料羅海光戲院(已清除)及料羅的軍郵局(尚存)。溪邊15反空降堡的清除,清除的不是一個碉堡,清除的是國軍開鑿環島東路料溪路段的一段歷史─【料溪路興建記】的碑記,金門公路興建碑記,屈指可數,鐫刻於反空降堡者原有二座,15堡鏟除後,只剩一座。鐫刻於涼亭者只一座。15堡的鄰居,兩棲海龍舊營舍移除的是浪裡白條神出鬼沒…的標語牆,文化的金門…,是這樣子的操作。這種具保存歷史意義的營舍都被移除掉,往後一些沒隻字片語的軍事史跡還有多少會被清掉。碉堡營舍調查是這樣的一個結果,筆者相信這是我們多數人所不願樂見的事。
金門在文化層面上大至分,閩南文化;僑鄉文化及戰地軍事史跡三大項。前兩項在地區的推展復育已有相當的成果,唯獨可惜的是,戰地軍事史跡文化的保存這個區塊始終無法令人感到滿意,解嚴之後開放觀光,清除許多的反共標語(怕刺激到大陸觀光客),地區因部隊精實案後,清除營舍還地於民,或因人為因素….,金門是空有「戰地軍事史跡文化」之名,實則….【戰地】這個名稱一直是少數人口中阻礙地區發展的罪人。是否是這個樣子,是有待商榷的。
2004年9月11日到2005年1月10日首屆金門碉堡藝術展在西浦頭長寮重畫區、林厝、南山砲陣地、慈堤三角堡、水頭塔山炮陣地等處。18個個展真是熱鬧非凡,在這場活動展期裡面沙崗地景上的一座49反空降堡消失了,長寮碉堡藝術的展覽場,打響了金門的知名度,長寮的碉堡群沒被匪砲摧毀,卻在時空環境的變遷裡,今年的展覽,規模人潮不如以往,形成辦家家酒式的活動,消化了預算,終究敵不過一個藉口「為留給兩岸三地觀光客良好的碉堡印象,建議應予儘速清除」,(長寮原本的一座高地,重劃後的奇特地景,它是碉堡活化應用上被粗糙手法整出來的畸形兒,已經談不上是良好的碉堡群。)要走入歷史。用一個藉口來改變現況的一切,是目前最大的濫觴,馬山的車轍道就是一個好榜樣(屈就遊覽車三改車轍道,使原貌與建造的意義盡失,小金門的車轍道不會有礙到遊覽車,大金門的會,真是怪哉!)
我們的戰地軍事史跡文化還能有多少可以被揮霍掉。2007年底及2008今年初,筆者接獲友人告之,料羅有一營區及環島東路-料溪路15反空降堡與左側兩棲海龍舊營區部份已經被清除,筆者後同來金友人到場一探究竟,讓筆者及友人感到不可思義,這一次舊營舍的清除,清除的不是一般普通的營舍,清除掉的是三個具歷史面相價值的營區。料羅這個營區,在金港路臨入料羅村落右側,是由反共救國軍所建的營舍,雖已經老舊,每一幢建築特色都有標語。這個地帶左側有海軍的營站(已清除)和料羅海光戲院(已清除)及料羅的軍郵局(尚存)。溪邊15反空降堡的清除,清除的不是一個碉堡,清除的是國軍開鑿環島東路料溪路段的一段歷史─【料溪路興建記】的碑記,金門公路興建碑記,屈指可數,鐫刻於反空降堡者原有二座,15堡鏟除後,只剩一座。鐫刻於涼亭者只一座。15堡的鄰居,兩棲海龍舊營舍移除的是浪裡白條神出鬼沒…的標語牆,文化的金門…,是這樣子的操作。這種具保存歷史意義的營舍都被移除掉,往後一些沒隻字片語的軍事史跡還有多少會被清掉。碉堡營舍調查是這樣的一個結果,筆者相信這是我們多數人所不願樂見的事。
碉堡營舍的存廢,過去不在於它的大小,在於存在戰場上的機能角色,釋出後,在於回顧歷史的記憶,「戰地軍事史跡文化」賣的就是【回憶】。取捨之間,要先研究了解,不要讓金門戰地軍事史跡文化漸漸消失。金門的軍事史跡文化不是幾個紀念展示館;幾個釋出的空蕩蕩營舍所能展現的。每一個營舍都有它歷史的故事,將軍堡、猛虎、獅嶼為何而名……,山外迎賓館的作用在於招待中外來賓及戰時容納傷患的野戰醫院,二樓圖書館是軍方唯一的;對外開放的圖書館,筆者希望金門國家公園能重啟它,讓它發揮功能,而不是閒置讓圖書發霉蟲蝕(有許多是絕版書)。
在沒電腦網咖、電視不普及的年代裡,看電影、看勞軍,集會聽訓,講習….戲院是最佳場所。海光戲院是料羅海軍所經營的軍方戲院,成了第一個倒下消失的軍營戲院……。軍方過去不釋出營舍被說是阻礙發展的因素,釋出的我們確無福消受,變成各認養單位的燙手山芋,只好再歸還軍方,最後的命運終是清除一途。年復一年如此下去,我們還有多少可以讓它消失。
在每一個鄉鎮要有一個特色的文化作觀光景點,筆者建議相關單位何不將釋出閒置營區下放到每一個村里以及社區可以介入去管理作活化應用,撥交的除碉堡營舍的硬體外,軟體方面應是我們最迫切要充實的東西。我們的兄弟縣─馬祖刻意保留軍事史跡營舍及反共標語,舉辦老兵回營的觀光活動,不景氣的當兒,我們在作什麼?礙手礙腳沒有雙贏的政策,讓金門戰地的特色漸漸消失,我們似乎遜色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