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草鞋》與國軍第六主力52軍的故事:  http://bbs.china918.cn/showtopic-20338.aspx


《爸爸的草鞋》:  http://3.z91z.cn/win/k234/0145/16.Wma



前言
香港歌星張明敏曾演唱過一首《爸爸的草鞋》(本文背景歌曲)。歌中這位“爸爸”的經歷正與國軍52軍從長城抗戰到撤往臺灣的經歷相吻合,《爸爸的草鞋》說的就是52軍的故事,這首歌有著曲折的歷史背景。
歌詞:
(獨白)爸爸有雙草鞋, 擱在鞋櫃檯上,他常默默盯著它望。
仿佛注視著茫茫大海的一艘船, 忽且一顆淚滴到鞋上。映出這段往事, 好長, 好長。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
奶奶的叮嚀載滿倉。
滿懷少年17的夢想,
充滿希望的啟航、啟航!
船兒行到黃河岸,
厚厚的黃土堆上船。
夜來停泊青紗帳,
天明遙遙山海關!
(早在1933年,日寇侵犯長城各關口,中央軍第2師,第25師受調北上與83師,編成第17軍(52軍前身),在長城抗戰中英勇抵抗,立下了功勞。)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
奶奶的叮嚀裝滿倉。
一股離鄉的惆悵噎滿腔,
驀然回首又將啟航、啟航!
一路跋涉到江南,
洞庭風景無暇看。
峨嵋山下好荒涼,
不堪回首淚暗彈!
(艱苦的八年抗戰中,52軍轉戰南北,英勇守土,是國軍中的一支精銳主力。1940年法國戰敗後,日寇有從越南方向入侵雲南的危險。關麟徵的第9集團軍(52軍是其主力)和盧漢的第1集團軍緊急奉調長途跋涉入滇,從此52軍在滇南擔任國境守備4年之久。)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
故國的叮嚀不敢望。
強忍無奈小別的悲傷,
信誓旦旦又將啟航、啟航!
船兒行到澎湖灣,
多勞媽媽來操槳。
深情勃勃昇起疲憊的帆,
又衝破了許多風浪。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
遠遠的故鄉在召喚。
滿載半世紀漂泊的滄桑,
倦航的船兒快來靠港、靠港…… 倦航的船兒快來靠港、靠港……
(抗日勝利後。52軍被調到東北戰場,參加內戰。後於上海戰役後撤到臺灣,曾駐澎湖。當年他們從上海撤退即開往澎湖列島的馬公島駐紮。)
1949年逃到臺灣的國軍共約50萬人。比較完整的軍有: 高吉人(陝西靖邊人)的5軍、高魁元的18軍、沈向奎的25軍、劉玉章的52軍 、闕漢騫的54軍等,實在是可憐。
  《爸爸的草鞋》原唱者是臺灣著名校園歌手潘安邦,也是《外婆的澎湖灣》原唱者。這兩首歌的詞曲作者都是葉佳修,他就是52軍的後代。歌曲體現了濃濃的鄉愁,表現了流浪與漂泊的情懷。國軍的“五大主力”盡人皆知,此外蔣中正嫡系第52軍,桂系“鋼7軍”,71軍,35軍等也是精銳主力,這裡主要談談堪稱“國軍第六大主力”的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五十二軍。 
  
第52軍在國軍軍史上是一支很具有代表性的部隊,從最初成立到“圍剿”紅軍,從長城抗戰到台兒莊會戰,從長沙會戰再到中越國境的防禦,都少不了第52軍的身影,是正宗的老蔣嫡系。第52軍在東北戰場上也是主力之一,其事蹟可比新1軍,新6軍,是東北戰場上的一支勁旅。52軍是唯一從遼沈戰役中撤退的成建制的一個軍,上海整補後,又有“月浦大捷”,52軍曾給林彪,粟裕部造成過嚴重損失,後安全撤退。撤退到台之後成為台島國軍的基幹,堪稱王牌主力,朝鮮戰爭中曾計劃支援美軍與志願軍作戰.可見蔣介石為了通過朝鮮戰爭反攻大陸,將自己最後的王牌都願拿出來。



第一章。五十二軍及主力25師與紅軍的作戰


52軍的前身是第二十五師,52軍的老軍長關麟徵在同陳誠發生矛盾時有一段話:"我帶領的第二十五師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我帶領它南征北戰不知打過多少仗。"
第五十二軍主力 二十五師早期歷史:
教導第二師(師長張治中)教6旅---》第四師(師長徐庭瑤)獨立旅(旅長關麟徵)--->
第十七軍(軍長徐庭瑤)25師(師長關麟徵)---》第五十二軍(軍長關麟徵)25師
1932年,蔣介石“圍剿”鄂豫皖蘇區,徐庭瑤第四師部署在蚌埠一線。第四師乃蔣系王牌,德式裝備,湯恩伯、關麟徵、杜聿明等大將皆出自該師,此時關麟徵獨立旅一馬當先,進攻正陽關。紅二十五軍曠繼勳部在正陽關前與敵酣戰一日,棄關而走,向西南撤回霍丘。7月7日,徐庭瑤接到蔣介石全面進攻的命令,全師四個旅十二個團(包括關麟徵獨立旅),從東、北兩個方向分道擊破當地赤衛軍的層層阻擊,大舉進攻蘇區。關麟徵旅則通過正陽關,在其他各部之前先抵霍丘城下。 霍丘之戰是第四次反“圍剿”開始後紅白兩軍進行的第一次血戰。
關麟徵旅猛攻霍丘4天,多有傷亡.第五天,守城紅軍官兵日夜盼望的紅軍援兵沒到,由東路而來的徐庭瑤率四師師部和杜聿明二十四團卻至霍丘城下。此時守城紅軍連日苦戰後傷亡慘重,關麟徵旅與杜聿明二十四團合力圍攻, 13日,霍邱城失守。曠繼勳率少數人從西門突圍,有的說從西門出去的,有的說從西城牆上撐傘跳下去跌傷了腿,別人把他抬走的。究竟是怎樣走的,不得而知。一年以後,被張國燾殺害在四川通江縣洪口場。
血戰結束後,城裏有一千多名紅軍戰士、幹部、農民、災民,統統作了俘虜。霍丘縣委書記詹成金叛變,最後挑出了四十四名,以紅二十五軍全體官長的名義押送到南京去了。
徐廷瑤此戰有功次年三月升任國民黨第十七軍軍長.1932年冬,獨立旅擴編為陸軍第二十五師,關麟徵任師長.杜聿明晉陞少將,升任該軍二十五師七十三旅旅長,不久又升任該師副師長。霍丘之戰是杜聿明在“中央軍”內飛黃騰達的起點,據說戰後宋美齡同杜聿明跳還了一曲華爾茲。


國軍名將杜聿明
紅軍結束了舉世聞名的長征之後,東渡黃河。紅軍東渡黃河的目的是脫離陝北的死角,開發晉北的根據地,此時駐在晉北的國民黨五十二軍便成為紅軍此舉之心腹大患。此時52軍軍長便是關麟徵,副軍長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杜聿明。五十二軍當時全軍駐紮在晉北一個縣城裏,有正式武裝一萬餘人。東渡黃河紅軍人數大大多於國民黨軍。一日有該縣城城遠處的村莊村民來城裏報告,紅軍全軍已達該村修整以圖進攻。 得到此消息之後,關麟徵便問杜聿明何以應之。杜聿明答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當出北門正面圖敵。第二日上午,關麟徵召集全軍,開南門殺出,使在南門外作伏的紅軍措手不及,紅軍南門外伏軍全線潰退。在城北的紅軍聞訊後知妙計敗露,便離村北撤。關麟徵得理饒人,獲勝後便收兵回城,天黑後,關麟徵全軍遠途奔襲直搗紅軍總部,又將紅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此役是國共兩黨軍事衝突二十多年中少數的幾次國民黨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以上的所言,可見於關麟徵本人的回憶錄,另外有一本《抗日名將關麟徵》也有類似的言語。一九八三、八四年間的香港《明報》的副刊中有一位叫張夢還的撰稿人喜歡寫短評,也曾有詳述。不過,張夢還本人並未親曆此役,他是關麟徵當黃埔軍校校長時的得意門生,張夢還的所言是自關麟徵而來。



第二章。在艱苦的抗日戰爭中


一。參加長城抗戰
一九三三年,中央軍第二師(師長黃傑)、二十五師(師長關麟徵)和八十三師(師長劉戡)三個師北上,統由第十七軍軍長徐庭瑤指揮。一向熱心“剿共”的徐庭瑤,本來奉命到江西上饒擔任贛東北清剿指揮的任務,但此時也請求北上抗日,可見要求抗日已成全國人心之所向。
一九三三年元旦,第四師獨立旅擴編而成第25師,二月即匆匆北上抗日。該師除迫擊砲外,山、野砲全無。是役僅以四個步兵團獨當優勢之敵(滿洲派遣軍西義一第八師團全部及騎兵第三旅團);無堅固陣地可憑,加以官兵訓練很差,雖有抗日愛國的熱忱,而無對日作戰的經驗與技術,以故傷亡極重。計激戰三晝夜,全師傷亡四千餘人。但敵自侵入熱河以來,又一次遇到頑強抵抗的中國軍隊,敵軍傷亡不下二千人,不得不承認這一戰役為“激戰中之激戰”。
長城抗戰時,國軍名將杜聿明是第25師第73旅旅長,不久又升為該師副師長。1933年3月,日軍進佔熱河並向長城各要塞推進,第25師從蚌埠趕到古北口加強第67軍二線陣地阻擊日軍。穿著草鞋的官兵,在臘月的冰天雪地中與日軍的飛機大砲對壘。關麟徵決定要杜聿明指揮古北口南城正面的戰鬥,他親率特務連赴右翼前線,指揮七十五旅主力。出古北口東關不遠,即與敵人的戰鬥前哨發生遭遇。後關麟徵親率一四九團擬強占潮河支流北岸(乾溝)高地,走到山腰,即遭敵人的潛伏偵探狙擊,雙方短兵相接,關雖首先被手榴彈擊傷,仍繼續指揮一四九團與敵搏鬥,雙方相繼增援,戰鬥極為慘烈。我軍終於將敵人擊退,占領高地,並與一四五團取得聯繫。是役一四九團團長王潤波陣亡。據關麟徵說,在他身旁的士兵由于不會使用手榴彈,未拉引線即行擲出,結果並不爆炸,否則他是不會受傷的。他認為這是一次慘痛教訓,所以後來他要求二十五師士兵,每人都要投幾個手榴彈才算及格。關麟徵負傷,杜聿明代理師長,指揮25師繼續同敵浴血奮戰。日軍傷亡2000多人,始終未能攻破25師陣地。至12日第67軍古北口失守,第25師退守南天門一帶陣地。13日,由第17軍第2師(後為52軍第2師)接替第25師防務,次日第83師投入戰鬥,擊退日軍後,雙方對峙。4月21日起,日軍分三路進攻南天門附近陣地,局部工事被摧毀,守軍傷亡慘重,仍頑強抗擊。24日,敵得第4旅團一部增援後,向南天門正面及其兩側陣地猛攻,並施放煙幕掩護坦克、步兵多次衝鋒。17軍第2、第83師、騎兵第1旅、炮兵第4團頑強抗擊,激戰至28日,由南天門撤守磨石山、大小新開嶺、北香嶺、豐城莊之線。日軍繼續進攻,第17軍3個師在上述地區以及筆架山、南香峪等地苦戰13天後,於5月13日撤至密雲。至此,中國軍隊在古北口以上萬人的傷亡代價,抗擊了武器裝備佔優勢的日軍近70天。
在這裡有一件事值得補述:一四五團派出的一個軍士哨因遠離主力,未及撤退,大部隊崩潰後,該軍士哨仍在繼續抵抗,先後斃傷日士兵百餘名。後來日軍用大砲飛機聯合轟擊,始將該哨殲滅。日軍對這軍士哨的英勇精神,非常敬佩,曾把七個屍首埋葬起來,並題“支那七勇士之墓”。 (K注:見杜聿明 鄭洞國 覃異之合著的《古北口抗戰紀要》)


長城各口戰役中,日軍死傷約6000人,中國軍隊死傷多少?說不准!請看下面記載:
“時事日報”二卷二期載:各軍死傷失蹤之數達6·5萬,徐廷瑤17軍損失最大,幾
達65%。可見17軍的作用與貢獻.
中國政府通知美國大使館,謂:中國戰役損失達3萬人。


《關麟徵傳略》簡潔地描述了古北口作戰的情形:“……關麟徵奉命率25師北上至古北口抗日。是役,他親率149團猛烈反擊日軍,雙方短兵相接,戰鬥慘烈,關麟徵被炸五處受傷,渾身是血,身邊官兵全部戰死……”,
“……起初是關麟徵25師在第一線,被打殘了。黃傑第2師頂上去,換下第25師。第2師被打殘了,劉戡的第83師又頂上去,換下第2師。……”


25師師長關麟徵抗日受傷住院,在北京協和醫院,天天有人民團體代表去慰問,而當時一位因“圍剿”紅軍受傷住院的將領連一個來探望的人都沒有,心裡十分渴望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980年7月30日晨,香港伊麗莎白醫院。一位已昏迷不醒的老人被送了進來。在急救過程中,醫生和護士發現老人胸前疤痕纍纍,以為是過去動什麼手術留下來的。當得知這位老人是昔日的抗日名將,那些疤痕是與日寇在長城古北口血戰中,被手榴彈炸傷留下的,人們不禁肅然起敬。兩天後,老人病逝。這位老人,就是國民黨在大陸期間所任命的最後任陸軍總司令——關麟徵.


第52軍軍長關麟征將軍
關麟徵字雨東,1906年出生於陝西戶縣一貧窮的農民家中。18歲那年,蒙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引荐,赴黃埔軍官學校求學,從黃埔一期畢業後縱橫沙場25年,歷經東征、北伐和抗日諸役,身經百戰。1949年秋,蔣介石任命關麟徵擔任陸軍總司令。


二。第52軍在台兒莊大捷
台兒莊大戰時,第五十二軍、第八十五軍、第七十五軍在台兒莊附近向敵展開猛烈攻勢。台兒莊大戰前日軍磯谷師團瀨谷支隊攻陷滕縣後,當晚攻占臨城(今薛城),以一部沿津浦線南下,攻占韓莊,企圖直犯徐州,遭到佈防於運河沿線的我第52軍鄭洞國(後任新編第一軍軍長,第一兵團中將司令,吉林省政府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務)第2師的阻擊.後日軍拼力爭奪台兒莊,占領市街大。中國軍隊展開街壘戰,逐次反擊,肅清敵人,奪回被日軍占領的市街。日軍為解台兒莊正面之危,速以第5師坂本支隊(相當於團)從臨沂馳援,進至蘭陵北面的秋湖地區,即被第20軍團第52軍卷擊包圍。4月3日,第五戰區發起全線反攻,激戰數天,殲滅日軍瀨谷支隊大部、坂本支隊一部共萬餘人。其餘日軍殘部於7日向嶧城、棗莊撤退。台兒莊大戰勝利.  
曾在徐州會戰台兒莊大戰中與第52軍較量過的坂垣征四郎評價說:
“關麟徵的1個軍應視為普通支那軍10個軍。”



前排右起: 杜聿明, 徐庭瑤, 黃傑.後排右起: 邱清泉, 鄭洞國, 劉嘉樹.
三。第52軍在長沙會戰
武漢會戰後,五十二軍新成立第一九五師,由二十五師七十三旅旅長覃異之(早年加入共產黨,後脫黨.曾任第八兵團中將副司令兼五十二軍軍長等職務)任師長。1939年9月,覃異之率一九五師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在守衛草鞋嶺戰鬥,該師某營,奮勇抗擊日軍進攻,全營官兵壯烈殉國。
  1939年8月湘北主攻方向,岡村集中了其精銳第6師團、奈良支隊、上村支隊及海軍陸戰隊一部分。守衛這一地區的中國軍隊是以關麟徵為總司令的第15集團軍(下轄第52、第79、第37軍共3個軍)。9月18日,該路日軍約5萬人配有飛機支援,向新塘河以北的中國第52軍前沿陣地發起攻擊,一場激戰由此展開。新牆河全長祇有80裏,此時第52軍是關麟徵手下最能打的一個軍,軍長張耀明(陝西人,後曾任南京衛戍總司令).集結岳陽方面之敵第六、第十三兩師團,各以一個大隊附炮兵一部,分向第五十二軍趙公武、覃異之兩師警戒陣地金龍山、雷公山、銅鼓山等地先行炮擊二小時,8時許,步兵開始進犯。敵、我不斷增援,相持至19日拂曉後,兩處陣地因比較突出,工事全被敵炮轟毀,守兵趙公武部胡春華營自戰鬥開始即誓死堅守陣地,已與敵相持達三晝夜。在戰鬥中,除7個負重傷的士兵先後退出陣地外,其餘自營長以下全部與陣地共存亡,無一生還。黃昏前,陣地陷入敵手。18日、19日兩天,雙方在下燕安、大橋嶺等陣地反複爭奪,張耀明本著逐次抵抗、消耗敵人的方針,頑強作戰,失去陣地後,常常“幾經肉搏沖擊,又完全奪回”。52軍各師均英勇抗敵,其中以守衛草鞋嶺陣地的官兵英勇犧牲精神,尤為悲壯。該陣地守軍是52軍第195師第1131團第3營,全營官兵500餘人,營長史思華少校。
從20日開始,奈良支隊的兩個聯隊即向草鞋嶺猛攻,史思華利用險要地形頑強抗擊,激戰到22日黃昏,全營已傷亡過半,但打了兩天居然沒有丟掉陣地。 日本軍人驚愕了。從踏上中國土地的那天,他們一直以裝備精良、軍事素質優秀的優勢同人數多於自己的國軍作戰,屢戰屢勝已經使這些侵略者覺得:他們進攻的箭頭拐向哪裡,哪裡就會被占領。而現在,從火力判斷,固守陣地的守軍絕不會超過一個營,可是卻硬是把他們兩個聯隊5000餘人阻在了地圖上都找不到具體位置的草鞋嶺面前。 他們不敢再輕視眼前的中國軍人,在又一個攻勢失敗之後,支隊長奈良親自跑來進行新的調整、部署。
按照師長覃異之給該營下達的任務主要是遲滯日軍,為全師調整部署爭取時間。現在,史營已經在此阻擋敵人近3天了,任務已經完成。 黃昏時分,覃異之師長的電話接到了陣地,覃異之說:“如無法支持,不得已時可向東靠。”史回答說:“軍人沒有不得已的時候。”。史思華和戰士們決心與陣地共存亡。 第二天太陽落到山裏的時候,第3營官兵全部陣亡。 日軍支隊長奈良晃少將,畢恭畢敬地向他的敵人躬身致…… 戰後,為褒獎史思華營的悲壯事蹟,國民政府在當時激戰的地點專門修建了一座紀念碑。
9月23日晨,日軍第6師團在80多門大砲的火力掩護下,由“稻葉四郎中將親臨指揮,從七步塘附近強渡水可沒膝的新牆河。張耀明率守軍乘日軍行至河中央時,輕重火器齊發,日軍死傷無數,聯隊長山村治雄大佐亦被擊斃。日軍隨後出動10餘架戰機,對中方陣地俯衝轟炸,工事多被炸燬,不少人被活活埋在掩體內,但守軍並未退縮,待日軍第二次渡河時,又奮起阻擊。就這樣,日軍8次渡河,均未成功。於是,稻葉師團長下令大量施放毒瓦斯,毒氣順風飄向南岸,第52軍守衛陣地官兵始呈驚恐狀態,終使日軍得以渡過新牆河。 日軍奈良支隊也在河床較窄的楊林街等處強渡,企圖繞過中方依新牆河、汨羅江築起的兩道防線,從側面把中國軍隊壓迫至洞庭湖岸進行圍殲。52軍第195師在覃異之師長率領下,為挫敗日軍企圖,保証戰區其他部隊行動,在此處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激戰中,該師某營在營長陣亡、4個連長或亡或重傷的情況下,所餘士兵由一位排長帶領,繼續堅持戰鬥,直到24日晨接到轉移命令後,才撤離陣地。
26日,日軍猛烈向汨羅江南岸攻擊,第52軍和37軍奮戰竟日,後放棄汨羅江南岸陣地,誘日軍至長沙北面的福臨鋪、慄橋、三姊橋一帶設伏區。28日,日軍第6師、上村支隊遭到伏擊,損失嚴重。同日奈良支隊攻陷平江,30日與第33師團在獻鐘附近會合,東進受阻。這時,日軍由于補給困難,傷亡增多,陷於中國軍隊伏擊區內的不利境地,遂中止攻勢,於月底相繼北撤。第九戰區令第52、第37、第4軍等部實施正面追擊和側後圍堵。至14日,雙方恢復戰前態勢。此役為抗戰以來第一次擊退日寇的大會戰,具有重要的意義。


蔣介石在武漢珞珈山軍官訓練團講話時說:“中國軍隊如都像52軍那樣戰鬥力強,打敗日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



第三章。52軍在國共內戰中
一。光頭將軍劉玉章
52軍抗戰勝利後到越南受降,駐軍越南。於1945年冬,奉命自越南的海防海運到秦皇島登陸。此時的軍長是趙公武;下轄第2師、25師、195師三個師,而第2師的師長就是劉玉章。這位光頭將軍是在國共內戰中老蔣嫡系將領裏少數能對解放軍造成威脅的人,讓人聯想到美國的巴頓,同樣的外表給人一種粗枝大葉的假象,而較不討好上級。也同樣的用兵喜好長程挺進大縱深攻擊。劉玉章將軍是國民黨的四星上將,老粗,心直口快,也不失為至性之人。有一次部下認為不公,有怨言,他挺身而出,大罵說:“我愛妳們,我是雞巴,妳們是雞巴毛,拔哪一根我都疼,我對誰都一樣,絕對公平,都是他媽雞巴毛給我下去!”這一罵,部下變成下部,也都罵服了。
陸軍一級上將劉玉章
這裡摘錄一段臺灣方面劉玉章的簡曆僅供參考:
“劉將軍,陜西興平人,生於民國前九年。黃埔軍官學校第四期畢業。隨即參加北伐與討馮之役,所至有功。十九年中原大戰及廿二年古北口之役,兩次負傷 。抗日戰起,積功任團長,魯南戰役有功升旅長兼長沙警備司令,旋任52軍第二師師長,抗戰勝利,率師入越受降。將軍率師進軍東北 與匪首林彪隊部激戰於摩天嶺,長程挺進,五天攻克安東,有「常勝將軍」之稱。 三十七年任五十二軍軍長。上海保衛戰,力挫共匪,完成任務,轉進舟山。
  來台後,任中部防守區司令官,四十三年任金防部司令官, 積極建築防禦工事,使成堅強堡壘。四十六年任陸軍副總司令,旋調預訓部司令, 值八七水災,兼指揮國軍支援災區工作。四十九年晉任陸軍二級上將。五十二年調 臺灣警總襄助陳大慶將軍,五十六年七月繼任臺灣警備總司令、兼軍管區司令,在 任三年,樹績輝煌。將軍對警總工作性質剴切指出:「警總是民眾的軍事機關,是 軍中的民事機構。」勉勵官兵要愛民、便民。五十九年晉任陸軍一級上將 , 膺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將軍治軍,紀律嚴明,對部隊訓練,要求精純。著有 「戎馬五十年」,其一生戰績,將永為戰史典範。”
郝柏村在回憶中寫到:1955年秋,我到金門任第8炮兵指揮,同時兼任金門防衛司令部炮兵指揮官。當時金門司令是劉玉章將軍,也是沙場老將,屬於52軍關麟徵的系統。劉司令看似老粗,實則心細,戰場經驗豐富,治軍很嚴,做事踏實。他每日看部隊,把所見記在小本子上,每周開一次會報,首先檢討上次會報裁示執行情形,如該做而未做是過不了關的。他這種務實的作風,對我爾後行事有很大影響。 金門是我第一次追隨劉玉章將軍做事。


二。猛攻山海關打開通向東北的大門
1945年11月杜聿明下達了進攻命令。他重申了蔣介石的“連坐法”規則。 15日,以第52軍主力及第13軍共5 個師,在炮兵和飛機配合下,猛攻共軍陣地,並以第52軍之25師和第13軍之89師出九門口,經角山寺東麓對山海關共軍側背的薄弱部位進行包圍。 杜聿明本人親自督戰。由于敵我雙方實力懸殊,楊國夫的7 師儘管全力阻擊也攔不住強大敵人的全力沖擊。
楊及全師從山東由陸路長途行軍至山海關,沒經休整即投入戰鬥。當時幻想到東北後能拿到新槍新砲,到了山海關才發現根本不可能。戰鬥中與山東地區完全不同,沒人送飯送水,甚至連傷員都找不到人抬。左右配屬的部隊,大多是臨時“擴軍”湊合起來的部隊,一聽見砲響就四下潰散。當楊國夫得悉九門口、義院口均已失守,如再不轉移,全師將有被合圍的危險情況後,沒等李運昌的命令,於16日撤出山海關,僅留下少數部隊擔任掩護。


對于撤退的原因,李運昌這樣說:“從11月8 日至16日,敵以7 萬人向山海關九門口正面進攻,激戰多次均被我軍擊退,乃以三個團出城子峪口,迂迴山海關和九門口側後,企圖包圍我軍。我因兵力不足,無預備隊阻擊敵人,在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下,不得已於11月16日撤出山海關。是日下午,13軍與52軍一部在山海關以東地區會合,蔣軍終於占領了山海關城,打開了陸路通向東北的大門。”


三。防守營口作戰和參加對四平的進攻
1946年1月10日,52軍25師進入營口。因為蘇軍定於15日將沈陽移交國民黨,國民黨兵力不敷分配。1月13日,國民黨將25師主力調去沈陽,只留下52軍25師一個加強營守衛營口。遼東軍區4縱此前讓出營口是為了不吃眼前虧。一見25師主力走了,立即捲土重來。五個團對付一個加強營。人海戰術攻擊到午夜停戰令生效,但此時海關、郵局和市公署大樓三處制高點,還在國軍手裏。
1946年 四平保衛戰戰至 5月17日,民主聯軍的平東、哈福車站,被五十二軍一九五師占領,南部塔子山陣地被敵三麵包圍。 5月18日,國軍向四平各陣地發起全線進攻,以進攻塔子山陣地尤為猛烈。但終因與敵力量相差懸殊,塔子山陣地被敵占領。 同日,林彪給中共中央東北局和中共中央的電報說:“四平以東陣地失守數處,此刻敵正猛攻,情況危急。”提出:四平再守無益,應主動撤出四平。是日夜至19日晨,民主聯軍撤離四平陣地,作戰略轉移。四平保衛戰結束。東北民主聯軍以劣勢裝備英勇抗擊全副美械裝備的國民黨新一軍、七十一軍、新六軍、五十二軍共十個師兵力的瘋狂進攻,曆時31天, 同日深夜,我軍部隊指戰員和市黨政機關人員,向北撤離四平。
國民黨精銳的新五軍就是以五十二軍195師和43師等部隊為基礎1947年成立的.
擴建新軍方面,僅是將軍隊原來建制拆開,而增加番號,如新三軍、新五軍、新七軍、新八軍、第六軍等。1946年夏以五十二軍195師為首的部隊曾在蚰岩重創遼南獨立師,46年11月195師在通化重創6縱17師。47年195師縱橫遼中,在阜新小敗3縱,在通遼重創6縱兩個師,6縱減員約9000餘人。當時我軍許多人認為:“南滿苦”。看過黃仁宇的《黃河青山》,感覺195師就是東北國軍的救火隊。195師八面城鑽隙穿插是極其危險的舉動,但最後導致我軍後撤。K以為95師“趙子龍師”的綽號應該給195師才對。最後,在公主屯戰役中,新第5軍軍部及195師、43師被殲滅。



四。"千里駒"走麥城
國軍的許多優秀部隊都有一個好聽的綽號,比如獨立第95師被稱為“趙子龍師”,新22師被稱為“虎師”第四十八軍被稱為“加鋼黃鱔”,第一快速縱隊被稱為“金剛鑽”,此外還有“鋼軍”—-桂系主力第7軍,“鐵軍”—-第4軍,“銅軍”—-第64軍等等,而52軍25師因善於長途奔襲,號稱“千里駒”師。
1946年10月,國民黨52軍和新1軍(號稱“天下第一軍”)、新6軍共10萬人,分左,中,右三路進攻南滿根據地,企圖將共軍主力壓縮於風城、安東地區。打頭陣的52軍“千里駒”師師長李正誼,人稱“李大麻子",根本不把“土共”放在眼裏。第52軍兩個師分成兩路:右路第2 師和第25師第75團,從橋頭出發,經連山關、摩天嶺、鳳城,沿通往安東的鐵道線向安東攻擊前進。第25師主力加上裝甲車、汽車各一個排為左路,由本溪出發,沿公路向賽馬集、寬甸方向攻擊前進,協同軍主力會攻安東市。23日“千里駒”師主力猛攻賽馬集,一個衝鋒就攻入賽馬集。25師在賽馬集留下兩個營防守,師主力繼續“追擊”共軍。四縱賽馬集西南雙嶺子設伏,與25師激戰一夜,為誘敵深入於拂曉主動撤出戰鬥。25師休整後繼續冒進,29日晨分兩路向風城進發。右路75團出發不久即發現“小股共軍”,團長趙振戈當即令全團追擊,眼看前方零散共軍若隱若現,75團來了勁頭,很快超越師主力,一直追到新開嶺,趙才發現落入埋伏,只見四周高地共軍人影晃動,趙團想掉頭回竄已經來不及了,祇好急電李正誼請求火速增援。李率25師主力匆匆趕到,發現自己也中埋伏。“千里駒”師是機械化裝備,重武器多,在狹長山谷裏排成一字長蛇陣,完全處在被動挨打的境地。我軍3、4縱及砲9團有絕對優勢兵力和火力,其中砲9團更有恐怖的240迫擊砲。戰至11月2日,25師被殲,曾趾高氣揚的李正誼求援未果化妝成夥夫逃跑,被我軍俘虜。
新開嶺戰役殲第52軍第25師8900餘人,首創東北民主聯軍在一次戰役中殲敵1個整師的最佳戰果,榮獲毛澤東主席、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電令嘉獎。延安《解放日報》於11月5日發表題為《第二十五師的毀滅》的社論,予以祝賀。(二十五師後又重建)


五。52軍占領遼陽
52軍占領遼陽的最大成果也許是他因戰後的賞罰不公而脫離了第九兵團廖耀湘兵團的建制與指揮,避免了日後的災難,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以下是張晴光將軍(時任52軍2師5團團長)之回憶
三十七年春,自新五軍挫敗,東北局勢即急轉直下,三十多萬大軍,全部瑟縮在瀋陽四周不及六十華裏方圓的一小塊土地上,頭也不敢動,腿也不能伸,上百萬軍民的吃穿及日常用品,急遽減少,軍糈民食,以此當然絕非長久之計。七月中旬,勦總為了掩護民間秋,決心向南發動攻勢,先奪取有東北糧倉之稱的遼陽。由第九兵團司令官廖耀湘指揮,52軍擔任主攻,新一軍、新三軍擔任助攻。本軍戰鬥序列:以第二師在右,二十五師在左,強渡太子河,以鉗型作戰態勢,對遼陽採取包圍攻擊。師以第四、六團為第一線攻擊部隊,我團為預備隊。待攻擊部隊接近遼陽城,我團奉命超越第一線向北大山迂迴,截斷匪軍退路,廣收戰果。因為長官對我較有信心,我也自信每戰必能夠達成任務,祇是此時青紗帳起,地面視界受到障礙。我為顧慮匪軍慣用後退包圍突擊戰法,以致不常採用窮追猛打,深恐陷我軍於不利。
于是我命第一線展開各營,採取廣正面威力搜索,散開兩個步兵連,每排攜帶木梯或凳子,當搜索前進一段時,他們就爬上木梯或凳子觀察高樑地內之動靜,若發現農地內樑苗波動,即証明有匪軍潛伏或移動。搜索部隊多攜行衝鋒槍、卡賓槍、槍榴彈、手榴彈等近戰武器,如遭遇匪軍潛伏之密集隊,則以近戰強大火力對付之。請別看我所取的笨法子,但可使前進部隊安全,進展快速及時到達北大山,然匪軍已逃向鞍山方向去了。此一戰役,雖然用的是鉗行攻擊態勢,並未捕捉到匪軍主力,但還是有幾個單位,仍然得到了一些小小戰果,直得一記的是第四團第八連,攻擊蛤蜊附近村子時,在二十分鐘的近戰中,只發射了兩百多發子彈,傷斃匪軍七十餘名,也可算是「彈不虛發」,証明了平時射擊教育的成功。其次為二十五師七十五團的樑鳳彩營,於徒涉渡過太子河後,趁著拂曉,首先攻入遼陽城西門,並沿城牆兩側,向南門及南林子攻擊,張國棟所屬之第七連,擊斃匪軍二十餘名,生俘匪軍五十餘名,大車五輛,騾馬十餘匹。
遼陽之戰,規模雖大,但戰果卻小。原因是雷聲大,雨點小,犯了打草驚蛇過於審慎用兵的大忌。然而廖司令官耀湘卻大肆招待瀋陽中外記者,虛報戰果,竭力宣揚,開慶功大會,並在會中頒發大量勛章、獎章。奇怪的事是,左右兩個助攻軍,並無一兵一卒渡過太子河,而且也未發生戰鬥,其所得的勳獎章,比五十二軍多了好幾倍,軍長劉玉章將軍,看到如此是非不明,賞罰不公的狀況,思之何以激勵士氣?會後即謁見衛總司令立煌,報告其攻擊遼陽的作戰經過及在慶功會上所見的怪現象。為了保持士氣,乃要求脫離第九兵團廖耀湘兵團的建制與指揮。經衛總司令考慮後,終於命本軍改由總司令部直轄,同時也因此在其後廖兵團在遼西會戰覆滅時,使本軍避免了陪葬的厄運。


六。遼沈戰役成功地由營口從海上撤走
在遼沈戰役解放沈陽的同時,解放軍第9縱隊和獨立第2師日夜兼程向營口疾進。10月31日進抵營口外圍,對營口構成半圓形包圍。11月1日,第52軍一部為掩護其主力從海上撤走,大膽地對第9縱隊進行反攻,有2個團一度突入第9縱隊陣地。第7、第8縱隊於10月31日進佔遼陽、鞍山、海城後,也直逼營口。2日晨,第9 縱隊在獨立第2師協同下發起攻擊,經3小時激戰,攻占營口,摧毀運輸艦1艘、軍用商船22只。第52軍軍部及第25師共1萬餘人乘船撤走。錦西、葫蘆島地區的國民黨軍,在"西進兵團"被圍殲時,未敢北援,沈陽失守後,也於9日從海上撤走。東北野戰軍於10日占領錦西、葫蘆島。12日收復承德。至此,東北全境解放。看看附錄的《國軍東北部分兵力》,一支大軍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關于營口之戰我軍戰史如此記載:9縱(詹才芳)在圍殲廖兵團後期即奉命南下搶佔營口,7縱(鄧華)、8縱(段蘇權)及遼南獨2師則是在殲滅廖兵團之後星夜兼程南下營口的。10月31日黃昏,9縱25師與敵小股警戒部隊交火,追擊至石橋子,其1個團追至金家屯、青堆一帶遇到敵有組織抵抗。5個團被1個加強營堵住,規定時間內未克!11月1日,9縱26師及配屬的重砲團進至營口以北,占領陣地。9縱27師進至營口以東,占領陣地,準備圍攻營口。國民黨52軍(劉玉章,2、25兩師)早有準備,全線逆襲。其中兩個團攻占9縱27師8團團部,雙方激戰至14時,國民黨軍撤回。另一部敵軍伏擊了運動中的80團3營。9縱25師也遭到敵軍7次進攻。1日夜,52軍開始登船。7縱、8縱、遼南獨2師於11月1日到達營口以北、以東地區,統一由詹才芳指揮。2日拂曉部署完畢,7時發起總攻,敵軍未登船部隊被殲滅。計:52軍2師全部、25師1個團、軍屬輸送團。52軍軍部及25師大部登船撤離。
而東北野戰軍內部戰史提到:我軍因遠襲疲勞,未帶重武器等原因,戰鬥不利,我25師師部被攻破(25師大戰25師),被俘約1700人,還被繳獲不少機密文件,這一戰事在遼沈戰役親曆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資料從書中的遼沈戰役一冊都略有提及,根據東野內部戰史說,25師被俘1700人,也許陳光被免職,和這一戰有點兒關係。
被25師俘虜的解放軍一部分隨52軍25師上了船,一部分禁錮於碼頭一大廠房內(見《遼沈戰役親曆記》(”52軍營口撤逃記”一文,52軍少將參謀長廖傳樞撰)52軍軍部、25師大部撤出;52軍2師倒霉,裝載2師的運兵船起火,但仍然有五六百人想辦法乘機帆船到達葫蘆島。
以下是臺灣陸軍指參學院戰史教材中的描述:
"第五十二軍在我海軍艦砲支持下,且戰且撤,先撤退非戰鬥人員、傷患、車輛,及少數騾馬,各戰鬥部隊一面與匪軍浴血奮戰,一面按計劃逐次登輪撤退,三十一日五時許,全軍逐次登輪完畢,在海軍艦艇掩護下,駛出港口,惟第二師所乘之宜懷輪起火,除甲板上人員得臨時棄船復行登岸,一面戰鬥一面臨時另覓小舟外,未及逃出火海者喪身二千餘人,十一日一日午後最後一艘運輸船抵達葫蘆島,乘小舟之官兵亦於二日抵達。"
 
七。52軍上海戰役的“ 月浦大捷”
渡江戰役勝利後,解放軍士氣高昂,而國軍真是兵敗如山倒,。国军在该地此時在月浦一帶第52軍以15個連硬頂解放軍三野10兵團28,29軍排山倒海般的攻勢以掩護國軍在上海的人員物資撤退,最後全部拼光打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